首页 > 历史小说 > 砍不平 > 第一百三十八章 改革内政2

第一百三十八章 改革内政2(1/2)

目录

古代皇帝是非常自私自利的,而小时候看影视剧中的所谓的明君爱民如子,虚怀若谷,知人善任。长大以后才发现这都是胡说八道,纯属放狗屁了!

从人性角度来说人都是自私的,所谓大公无私的人基本上都是伪君子,站在道德制高点大谈道德,却不律己。

高高在上的皇帝把百姓当作牛马一样的牲口为自己创造财富,供养自己,根本不会保护农民的权益,不管死活,所以才会不断发生农民起义,战乱不止。

想通这些之后王法便明白防止土地兼并的根本方法就是法治,而不是纠结土地应该公有还是私有,重心应该是保护农民的权益,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,杜绝强买强卖!

接下来王法便开始整顿吏治。首先就是实行高薪养廉,官员也要养家糊口,俸禄太低的话只能以权谋私,中饱私囊。

其次就是德行修养,要求官员自身重德,知道礼义廉耻,树立为民造福的观念。

最后就是严惩机制,对于滥用权力,欺压百姓的官吏零容忍,严惩不贷!

土地方面的问题解决之后就轮到商业了,前世身为现代人王法深知商业的重要性。

商业可以创造财富,增加财政税收,也可以提供很多的就业岗位,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,有利于社会稳定。

然而古代皇帝却重农抑商,让小时候的王法百思不得其解!之后随着阅历的不断增长,王法这才明白过来。

首先商人可以自己独立创造财富,这不符合统治者的天下利出一孔的原则,没有通过皇权分配就能获利,容易动摇皇权的根基。

通俗的理解就是商人不靠皇帝的恩赐,不受朝廷控制的利益,会削弱朝廷的控制力!

如果商人的数量多了,控制的经济力量大了,就会形成独立的社会阶层,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其中而力量不断壮大,然后就会产生自己权利和诉求,进而严重威胁到皇帝专制统治。

说白了就是人一旦有钱了,就不容易受驱使了。打个比方,你对一个有钱人说给我倒一杯水,自己倒去,谁理你啊!但是你对一个穷人说我这个脚有点臭,你给我洗一下。这个穷人恨不得拿嘴给你舔一遍。只要给穷人三瓜两枣,让他干啥就干啥!

所以古代皇帝不喜欢有钱人,恨不得全天下人都是穷光蛋,财富都掌握在自己一个人手里。这样所有人都会变得很听话,想让你干啥就干啥。

其次商人容易流动,要经商就得天下各地四处跑,要进货出货,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待着。

这人一旦流动就不好管理了,古代又没有各种各样的行程码,管理流动商贩是皇帝比较头疼的问题。

为什么皇帝害怕流动人口?因为人一流动就容易长见识,见得多了就不容易被忽悠,人心也就会变得复杂了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大宋赢家: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:霸王附体,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,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,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:英雄的崛起 大秦:父皇你怎么诈死? 开局平定白莲教,皇上要我当驸马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