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小说 > 那个疯狂的年代 > 第54章 走街串巷论经济 谈古论今述见解

第54章 走街串巷论经济 谈古论今述见解(1/2)

目录

桃源港口原本是一个不起眼的临河浦口,因流通而繁茂、因开放而兴盛,运河开通之后,当地百姓尽享运河之利,百姓逐渐富足,正是那“前人栽树、后人乘凉”,隋王朝亡于此河,但后来的各朝各代皆受此河的恩惠。

外乡人来到桃源港口,需要吃饭、住宿、采购,等一系列事务。一些有眼力劲的乡民,于是开旅馆、开饭庄……,甚至有些商人把钱庄搬到港口,可以说此地,吃穿住行应有尽有,满足货物交流、商贸等经济的一切需求。

路修身指着来来往往的客商,忽而有感,说道:“自古以来,我国的商业分为三个层次,分别为顶层、中间层、底层。顶层一般属于官营,比如盐业、矿业。中间层次多属于官和民的结合体,比如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商业帝国,以及当今军阀的私人企业。而我们今天看到商业市场,多属于第三层次,也既是低层,数量最多、规模也最小,主要供应百姓的吃穿住行。只要这三个层次的商业各在其位、各司其职,保持均衡发展,国家才会有钱、百姓才会有饭,社会才会稳定;如果有一个层次越出其位,平衡便被打破,往往会造成‘富者越来越富、贫者越来越贫’,一旦有一点火星,便有燎原的趋势。太平天国爆发前期,第三层级的商业被严重打压,很多土地集中在地主手中,底层百姓无论怎么努力,都处于饥饿的边缘,当太平天国提出‘天下一家,同享太平’,‘无处不均匀,无人不饱暖’的口号时,底层人士看到了希望,应者云集,给清朝致命一击。”

罗英本是一点就透的人物,见路修身从不同的角度,谈古论今,分析得又如此透彻,皱了一下眉头,也思考一会儿,借着刚才的话题说道:“西汉时盐铁收归国家所有,壮大了第一层次的国家产业,打击了中间层次的官商勾结,平准了物价,国库财力充足,才有南平两越、北伐匈奴、东定朝鲜的壮举。两宋时期,国家让利于民,采取‘藏富于民’的策略,鼓励发展工商业,第三层次商业发展很快,中间层级的发展也很正常,全国经济得到充分释放,国家不仅在中间层和第三层次的商业中收到大量的税收,还给老百姓留有余财,百姓不仅能吃饱穿暖,还能发展其他方面,那时的我们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度。明朝时期,东林党逐渐壮大,江南富商又多与其勾结,很多富商少交甚至不交税收,致使第二层次经济畸形,第三层次商业发展又不充分,税收有限,致使国库空虚,国家疲弱,百姓生活困苦,间接造成了李自成起义,成了国家覆灭的前奏。”

路修身点了点头,说道:“古往今来道理如一,当今军阀各霸一方,地区交流不畅,三个层次的商业在各地不尽相同。总体来看,在东南方向,尤其是广东,第三层次的自由商业较为兴旺;在东北地区,以官方为代表的顶层次产业较为发达,尤其是军工业;而在其他地方,利润大的产业被当地军阀控制,利润小的才向百姓开放。令人心痛的是各路军阀大多为己,考虑天下苍生的又有几人,生逢乱世,实乃易幸易不幸。如果我有此机会,定当学两宋的时期的经济文章,汉武帝的武功经略,来造福天下苍生。”

罗英回味着刚才的一番话,继续说道:“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也是最坏的时代。对某些人而言,是幸运的,值此阶层未完全固化时,无论你身份多么低微,只要你有雄心壮志,便有机会做些想做的事情,成功的概率比正常的年代大很多。但是对大众而言将是不幸运的,凡有动荡必有伤亡,曾不闻‘一将功成万骨枯’……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大宋赢家: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王朝逐月录 朱元璋穿越崇祯 三国:霸王附体,貂蝉为我更衣 大明修道六十年,朕白日飞升 熢火之下 穿越开局,捡个野生娇妻当个宝 五代十国:英雄的崛起 大秦:父皇你怎么诈死? 开局平定白莲教,皇上要我当驸马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