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玄幻小说 > 全民诸天:开局获得神话大罗道果 > 第90章 江湖风云起,帝居九重霄

第90章 江湖风云起,帝居九重霄(2/2)

目录

江湖只是朝堂一角的映照,远算不上是主战场。

就在姜承乾神游天下,将整个大秦江湖都搅得翻天覆地的时候。

大秦朝堂之上,却也在他的幕后操纵下,越发地波澜壮阔起来。

政事堂的鼎立,枢密院的改制,州郡长吏的更换,权贵门阀的兴衰。

皆在姜承乾的一念之间,治大国如烹小鲜。

在姜承乾的操纵下,大秦朝堂看似有波涛汹涌,实则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随着摘星楼的覆灭,魏无羡的党羽已被剪除得七七八八。

进一步鼎革朝堂的条件,或许已经成熟。

念及于此。

姜承乾袖袍一阵,又在白玉宣纸上写下七个大字:三省六部制。

早在他让帝乙授意章少容献“天下豪强入关中疏”,姜承乾就想过要不要物理消灭魏无羡,为他鼎革朝堂铺平道路。

毕竟,寇可往,我亦可往!

难道只许魏无羡阴谋刺杀,却不准他“神罚天降”?

但经过深思熟虑后,姜承乾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。

有些人活着,但已经死了。

同样的道理,活着生不如死的魏无羡,比被刺杀而死的魏无羡作用更大。

留着他,不止能立一个靶子,转移朝堂鼎革的矛盾。

而且还能让他备受煎熬与折磨,让他活着比死还难过。

但接下来,魏无羡的死活,就已无关紧要。

他最后的作用,就是被“杀鸡儆猴”,充当推进三省六部制的工具人。

待得三省六部制推行得差不多的时候,大秦军伍的改制,也该提上日程了。

这样想着,姜承乾又提笔写下三个大字:兵事堂,又在下面添了几笔:太尉府,上将军,大司马,枢密院,五军都督府。

在姜承乾的设想中,政事堂和内书房,是三省六部制的配套。

而太尉府、枢密院和大司马、五军都督府,则是兵事堂的配套,分别瓜分大秦军伍的后勤、训练、兵甲、赏罚和将兵、调兵等权力。

现如今,枢密院的架构已经成熟,武安君公孙起,也是时候该功成身退,晋升“太尉”当个吉祥物了。

顺便还能负责兴办武学,为大秦培养将星,输送军事人才,为大秦的“再次伟大”,贡献自己最后的价值。

枢密院如今掌管军伍后勤、赏罚和考核之事,恰好可交给帝党负责。

而且最好是从文官中选择枢密使,人为地制造“文武对立”的制衡模式。

而大司马则为武臣“副帅”,仅次于太尉,相当于御史大夫之于丞相,负责训练、兵甲之事,名义上领导五军都督府。

五军都督府则负责将兵、统兵之权,接受太尉府、大司马和枢密院的三重监督,但只听命于帝主。

最重要的调兵权,当然是“唯有帝主,才能作威作福”啦。

非得帝主亲自赐下虎符,军伍大将才能调动麾下兵马。

否则,擅动甲士超过十人者,斩立决;超过百人者,夷三族。

而且还能通过新增的太尉府、大司马等机构,“杯酒释兵权”,将诸多权贵的“私兵”、“部曲”都收归国有。

如此一来,军伍版的群相制度,也算是初见雏形。

政事堂与兵事堂文武并立,互相掣肘监督,分割诸般权柄,从制度上杜绝权臣只手遮天的出现。

唯有帝主高居九重、居中调和阴阳,掌控至高无上的权力,又毋须困顿于繁琐的事务当中。

待得这些改制完成,大秦帝主的威权,便会被加强到极致。

同时对帝主本人的能力与要求,却又降低到了极致。

哪怕是连出三代中庸之主,也绝不会有损公族、帝室的权力,更不会对天下造成特别大的影响,真正做到了“垂拱而治”、“治大国如烹小鲜”。

除此之外,御史台也是姜承乾接下来改制的一个重点。

在相权、军权都被严重分割的现在,规模庞大、职权臃肿的御史台,俨然已经有些不合时宜,相当于一个小号的丞相府。

所以,姜承乾准备在御史大夫之下,再设御史中丞、左右都御史等职位,以掣肘、制衡御史大夫。

同时也会在适当的时候,建立新的监察机构,与黑冰台一起,削弱、瓜分御史台的监察之权。

在朝堂改制、鼎革的同时,也要注意培养后续的人才,以填补新出现的权力空缺,维持、增强大秦国运,以及大秦军伍的战斗力。

如此种种,千头万绪,繁琐至极。

但在姜承乾的心里,却犹如掌上观纹一般,一切都洞若观火。

又好似庖丁解牛,将其分割成一个个节点,按部就班地推行。

“治大国如烹小鲜,朝堂鼎革还得徐徐图之,一口吃不成大胖子。”

姜承乾心中暗忖,念动间宣纸湮灭,不落半个文字。

随着朝堂中的鼎革稳步推进,姜承乾终于也能抽出身来,给自己无聊的生活找点乐子了。

马踏江湖,就从“大秦武经”开始吧。

不过在此之前,他还有一件事要做。

那就是阅览帝庭武库,掌握大秦帝室的传承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第一次魔法世界大战 山河志异 多子多福,仙女都被他抢了怎么办 无尽归虚 九令乾坤陆融的至尊传奇 炼天丹神 突然来到异界大陆 至尊龙帝 双修邪神 大宋店小二,从召唤惊鲵开始
返回顶部